孙策有弩车近百架。就目前所知,鲁肃有二十架,董袭的阵地上有没有,不清楚,路招的阵地上有十架,除去留在新郑城的,孙策至少应该还有五十架弩车。如果用集束箭,五十架弩车的射速大致与千余强弩手相当,这应该是他和冀州军对阵的倚仗。他不把这些弩车部署在阵前,却藏了起来,究竟是何用意?
审配心中不安,权衡了一番,做出了决定。
审配的看法和荀衍一样,麹义虽然战败阵亡,但他并没有犯错,他只是每一步都被孙策压制住了,失败成了必然结果。要想击败孙策,必须从一开始就使出最强的手段,抢占上风,不给孙策任何喘息的机会。
他最强的手段原本是强弩,其次是骑兵。面对孙策,他决定先用骑兵。原因很简单,孙策的弩车不仅射程远,杀伤力强,还可以换成集束箭,一发数十箭,遮天蔽地,密如飞蝗。兵法重虚实,弱而示之强,强而示之弱,现在孙策将这些弩车藏了起来,正说明弩车才是他真正的杀器。如果一开始就用强弩,他未必能占上风。
相反,他的骑兵数量虽然不多,与孙策相比却有明显的优势。孙策的亲卫骑一直在苑陵、开封一带游弋,不在此地,孙策身边只有两百义从骑,数量远远不及他的亲卫骑。
冀州毗邻幽并,战马资源丰富,而且袁绍与胡人关系密切,得到战马很容易。只要有钱,供养几百骑士并不是什么难事。审家财力雄厚,他们父子几人的亲卫骑就有近千人,其他诸将少则两三百,多则五六百,对付孙策的两百义从骑绰绰有余。
可惜没有甲骑,否则击破孙策的步卒大阵轻而易举。一想到这件事,审配就有些惋惜。甲骑是破阵利器,却被袁绍用作仪仗,实在太浪费了。他如果有三百甲骑,此刻哪里需要这么费心思。甲骑是真正的重器,不仅需要大量的钱财,而且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即使审配有这样的财力也不敢轻易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