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策行三国 > 第1557章 瓶颈

第1557章 瓶颈(3 / 4)

脚步,多培养一些匠师,厚积薄发,将来自然会越来越好。”他转头看向黄承彦,笑道:“之前能有那么大的进步,正是因为祭酒父女多年的积累所致,如今这些积累大多化成了切实可见的利益,需要新的积累来补充,急也没用。”

黄承彦颌首附和。秦罗见状,心安了不少。孙策又交待她回去之后彻查一番,看看木学堂有哪些人最近和外界接触比较频繁,加强保密,不过也不必太过紧张,闹得人心惶惶。木学堂也好,铁官也罢,南阳的大部分机构都有关中人,如果太斤斤计较,会挫伤关中人的积极性。

秦罗非常赞同。她也是关中人,当然不希望对关中人另眼相看。她提出一个建议,将现有的技术进行分级,分为军用、民用,分别适用不同的保密办法。

孙策接受了建议,请他们回去仔细斟酌一下,提出切实可行的制度,颁布施行,加强技术保密,不能再让关中或者其他人占便宜了。开始的技术投入小,见效快,技术门槛低,仿制起来也容易,保密不易,以后的技术开发将进入精细化,投入增大,不能再自己花钱搞开发,别人免费享受成果。

尤其是冶金技术。用提高温度,降低冶炼成本,又采用淬火渗碳技术后,传统炼钢的上升空间已经非常有限,没有其他工业体系的支撑不可能转向真正的工业化,这中间的跨越不是黄承彦一个人就能实现的,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从现在开始,黄承彦的任务不是研究技术,而是把自己研究技术的经验传下去。蒲元是有天赋,但仅有蒲元一个人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人才一起研究。孙策希望黄承彦再多培养一些人才,把他从南阳铁官得到的经验进行整体归纳,争取建立一个冶金学的体系,把这门技术变成一门学问。

相对于木学,冶金是一门更复杂的学问,更需要体系的支撑。孙策打算将治下的铁官统一管理,建立一个规范的体系,黄承彦无疑是负责这件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