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多少人要离开,关中就真成了荒野了。可是……”
荀彧咂了咂嘴,没有往下再说。他越想越绝望。关中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守旧的大臣。虽然这些人大多手中无权,但他们的影响力还在。孙策势大,朝廷需要袁谭来制衡孙策,不能问责袁绍、王允等人,让这些人逃过了一劫,留下了隐患。尤其是孔融。
孔融刚到长安不久,却在长安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来孔融是孔子后裔,身份与众不同;二来孔融本人少年成名,三十年前还是一个儿童的时候就得到名士李膺的赞许,在士林中的名望无人可及。他从青州赶到长安来,无疑是人心思汉的强有力证明。他本人也的确对大汉忠心耿耿,与天子见面时痛哭流涕,如丧考妣,天子感激他的忠义,任命他为少府,有事常向他请教。孔融也直言不讳,每次都引经据典,为天子出谋划策。
不过他的博学很快就让他成了麻烦。对长安的一切,他都看不惯,都要提出批评意见。偏偏他的学问又好,没人能辩得过他,就连荀彧也无法说服他——作为新政的推行者,荀彧受到的批评最多,他已经成了孔融口中的始作俑者,而荀彧复杂的人际关系更是为孔融诟病。在他看来,荀彧就是伪君子,整个荀家都是投机者,荀彧到长安来就祸乱朝政的,根本谈不上什么忠诚。荀彧无法辩驳,只能表示沉默,从此也对孔融敬而远之。今天迟迟没有回宫,潜意识里就有不想见到孔融的意思。
“办法其实还是有的。”唐夫人忽然笑道。
“夫人有什么办法?”
“其实看重男女之别的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普通百姓生计就困难,有几家能让女人闲在家里的?男人能做的,女人大多能做,女人能做的,男人未必做得了,所以普通百姓家里女人当家的并不少见,有些泼辣的女子是你想象不到的。从地域来说,边郡又比内地看得开,我听吕小环说,边地女子放牧、种地,样样都干,哪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