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策行三国 > 第1640章 楚地遗风

第1640章 楚地遗风(2 / 5)

诉我他的道是什么?是仁,是义,还是礼?没错,兴工商以富民是好事,文武并重,四民平等也有助于化解读书人出路的问题,可是人心呢?不言利固然有些矫枉过正,不言义难道就不是?圣人不言利是因为言利者众,言仁义者寡,欲有所纠正,持中庸之道,以免过犹不及。若是世人皆言利,执政不予纠正,却推波助澜,天下皆言利而不及仁义,譬若快马行于道上,唯有马鞭驱策,却无镳辔驭控,你觉得这是好事?”

“年青人有志向当然是好事,值得鼓励,但治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急不来。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推行新政,革除弊政,这当然是好事,可是变易制度,牵一发而动全身,岂能随心所欲?若是见小利而忘大义,除小害而生大患,殷鉴不远,我担心他会步王莽后尘啊。与其如此,不如退一步,缓一缓,去鼎革之心而存更化之志,岂不更佳?”

杨修抬起眼皮,看着杨彪。“父亲想与孙将军面谈?”

“我知道可能无济于事,可是不试一试,总是不死心。”

杨修苦笑了两声。“也好,不过我劝你不要太急。张子纲刚走,你现在追上去也没用,不如等几天,看看孙将军的反应再说。”

杨彪点了点头,闭上眼睛,靠在石壁之上。

——

张纮追上孙策的时候,孙策刚到丹阳郡治宛陵。

宛陵城几乎是全城出动,不仅大小世家、豪强全部派出代表,到城外三十里迎接,不少百姓们也闻风而动,夹道观望,就连里墙的墙头上都趴了不少人。里正们非常紧张,担心有人会对孙策不利,来回呼喝,密切注视,以防出现意外。

祖郎再次争取了导行的任务,率领二十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泾县离宛陵不远,宛陵的百姓对祖郎都不陌生,看到这位曾经威风八面的宗帅心甘情愿的为孙策导行,心中平生敬畏之心。

甘琰作为代理太守的郡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