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成人的模样了。”
孙策看看孙暠,也很满意。他其实对孙暠印象并不好,历史上这货有点不安分,所以在身边带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送到汝南太守府做掾吏,让张昭调教。从张昭的反馈来看,孙暠还是不错的,至少比孙权踏实,不像孙权隔三岔五的溜出去打猎。
“叔父,你这可别谢我,要谢就谢张子布先生。”孙策揽着孙静的手臂,笑盈盈地说道:“如果你还满意的话,过了年,让仲异也去吧。跟着张先生读几年书,然后看他是好文还是好武,好文就入郡学或者政务堂,好武就入讲武堂,差不多二十三四岁毕业,就能大用了。”
孙暠一听,心动不已。孙策这意思说得明白,他也可以选择将来的方向了。他竖起耳朵,尽可能让自己保持平静。果然,孙策转向孙暠。“伯高,你有没有想好,将来是从文还是从武?”
孙暠虽然早就有思想准备,此刻还是想了想,以示慎重。“我想从文,牧守一方,造福百姓。”
孙策笑了,志向不小啊,还想牧守一方。“怎么,不想从军征战?”
孙暠摇摇头。“我武艺低微,恐怕不能胜任军中艰苦,还是要文官好一些。”
孙策倒也不反对。文官也不错,接触不到兵权,就算有什么想法也翻不起大浪。“杨公最近正在研究官制,过段时间还要在吴郡建政务堂,你没有兴趣做他的助手?”
孙暠又惊又喜,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孙静抬手就是一个后脑瓜。“竖子,能跟着杨公进修,这是多好的机会,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伯符,就这么定了。”
孙坚在一旁看得明白,这是孙策对他提醒的回应。既然孙暠都能安排个好去处,孙权自然不用担心。他心中满意,笑声朗朗。“幼台,伯高已经弱冠,学业有成,起家至少是个郡丞,你以后要管教自回后堂管教,可不能再在众人面前喝斥他了。”
孙静一本正经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