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策行三国 > 第2558章 曹仁的反击

第2558章 曹仁的反击(6 / 7)

仁的伏击。

邓芝的建议得到了荀攸的赞同,正式警告贺齐、祖郎,急行军中一定要留有余力,随时应变。

贺齐、祖郎躬身领命,告辞而去。

考虑到蜀军的战船优势,周瑜自己也提高了警惕,派人通知潘濬,让他加强对江面的控制,别让蜀军水师有可趁之机。曹仁游侠出身,用兵稳健而又狠辣,一旦有战机,他极有可能行险。

尤其是现在这种形势下。

第三天下午,当周瑜率部赶到江阳,在鸡峰山扎营。

潘濬赶来拜见,汇报战况。就在周瑜到达的前夜,曹仁企图用水师突破吴军防线,奔袭周瑜。不过他守得严实,曹仁没能找到机会。

此外,根据斥候汇报,曹仁麾下的骑兵昨天出了营,去向不明,很可能是截击贺齐、祖郎去了。

当晚,周瑜先后收到贺齐、祖郎传来的消息。他们在不同的时间点遭遇蜀军,有步有骑,双方有小规模接触。他们行踪暴露,迂回包抄的计划可能会泡汤。从斥候的报告来看,曹仁很可能会选择撤回僰道。

贺齐、祖郎不约而同的提出了强行军追击,以免曹仁逃回僰道,不得不进行攻坚。如果能在野战中击溃曹仁,显然是目前最佳选择。

紧接着,中军的斥候也送来消息,驻守在方山的蜀军有移营的迹象。

战机转瞬即逝,周瑜不敢怠慢,召集军谋议事,分析军情,策划应变方案。

对曹仁可能的举动,尤其是方山大营的变化,军谋们出现了分歧。

有人认为曹仁是想撤回僰道,据城而守。我军回援,曹仁牵制我军,为夏侯惇减轻压力的目的已经达到,又察觉了我军包抄的意图,撤回僰道据守是顺理成章的事。

因此,应该立刻发动进攻,咬住曹仁。

有人则认为,方山到僰道有一百多里,就算曹仁打算趁夜撤退,他也不可能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