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舟开口,老先生继续说道:“现在采用电推进技术还为时尚早,我们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在化学火箭上,先完成载人登月的第一步,然后再尝试所谓发展上限更高的新技术。如果现在就采用你所说的电推进技术,我们就得承担所有新技术可能带来的一切风险,你能保证你这套电推进系统真的就那么可靠吗?如果出现了意外,就算我们等得起,咱们国家的航天事业等得起吗?”
老先生的这句话,也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虽说陆舟挂名登月工程总顾问,但毕竟没有把实权握在手上。而且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可控聚变的大牛到了航天领域来,话语权未必就比一个新人高太多,至少在绝大多数从业者心里是如此的。
而在化学动力火箭这个领域……
明显还是这位老先生更有威望一些。
不过陆舟对此倒是相当的坦然。
不被看好很正常。
毕竟对于研究了一辈子电化学火箭的人来说,不但太过匪夷所思,于情于理也难以接受。
事实上,从残骸三号上回收到霍尔推进单元的结构图时,陆舟对这玩意儿是否真的能够将航天飞机从地表推上近地轨道充满了怀疑,毕竟按照已经公开的消息来看,即便是nasa最强的电推进系统,也不过是能举起一个鸡蛋。
然而,在完成了对霍尔推进单元的组装以及相关的测试之后,他心中所有的疑虑都随之消散了。
不敢相信,仅仅只是基于常识做出的论断。
而科技的发展,本身便是对过往常识的颠覆的过程。
陆舟相信,在看到了那惊人的一幕之后,他们自然会理解自己当时所产生的震撼。
甚至,不需要多费口舌去说明。
面对着那位袁总工程师的质疑,陆舟耸了耸肩,没什么表情变化地说道。
“只要我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