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昼永。多情句勿得相拘,任你挥罢,但不可闻于老母。”二妹答道:“谨听命题。”珍娘先自拟蝶媾一题,再二题,拟玉娘得白燕题,瑶娘得杨花题。珍娘随口咏蝶媾诗道:
粉翅双双宛递扶,花为衾枕叶流苏;
谁能写出轻憨态,点缀春宫秘戏图。
珍娘咏罢。二妹笑道:“大姐姐心思姐夫之念可见矣。”
玉娘遂咏白燕诗道:
呢喃玉质趁帘惟,一朵梨云带雨飞;
好向江南旧庭院,主人宁认作乌衣。
珍娘瑶娘见诗赞道:“奇想﹗奇想﹗不忘旧约。”
瑶娘随咏杨花诗道:
无端三月飞香雪,恰是杨花滚地来;
何似春光容易别,闲阶无事产霉苔。
珍娘玉娘看了道:“诗中情意无定,随风飘舞。旷情丛合,太谑了,太小了,雄心不遏也。”瑶娘道:“我三人共誓风流之约,明日与姐姐同居,勿负俺二人于流泛忌情也。”珍娘道:“若我嫁与风流之人,你妹妹们分得的。”玉娘道:“姐姐未到手,先已分就哩。”三人大笑。只听得蓝母内呼,三人止言进内。
却说珍娘之婿,傅贞卿,为人清正,年仅二九,有翰林遗风。恁龙陽,如漆投胶,遇女色,倒窟拔蛇。惟家家如是,人人欢喜。独贞卿厌恶其前,而视后一庭,如蜂如蜜。百样钻求,不惜银钱。佳人如嫦娥,亦不着眼。女子见他丰姿,倒贴私金,彼亦不肯。可笑是这一件癖病,常自言道:“恨父母与我结了鸳债,到今日解不开这鸾钗。我今无拘无束,终日迟归晚回,包小辟作龙陽,岂非快畅﹗何苦要这浑家何事?”想到此际无法可弃,祇得放下了一片心肠。
话说蓝母见珍娘成人,正当完婚。自想丈夫早逝,子嗣鲜出,家计靠谁?不若将女婿傅贞卿,托媒谈永偕择期赘来我家,以为半子之靠,多少是好。遂命小僮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