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北宋大丈夫 > 第1380章 王雱的准备,这就是兄弟

第1380章 王雱的准备,这就是兄弟(4 / 7)

事,朝中怎么说?”

王安石喝了一口儿子泡的茶水,惬意的道:“此事来的晚了些,大概明日才会决断,不过几位宰辅没有异议,大概明日就会同意。还说益州路的转运使杨靖安的建言不错,准备调回汴梁,大概会去枢密院做枢密副使。”

此事同意的话老王要拟杨靖安进京任职的旨。

“爹爹,此事重大啊!”

王雱的眉间出现了让王安石头痛的轻蔑之色,“爹爹,交子也就罢了,铁钱怎能骤然停了呢?那些百姓会闹腾的。”

王安石笑道:“杨建安在奏疏里说,益州路的百姓都渴盼早日用上纸钞呢,为此还闹腾了几次,说是纸钞再不入益州路,百姓就要造反了……哈哈哈哈!”

造反自然是开玩笑,可杨靖安此举却深得赵曙和宰辅的欢喜。

“纸钞出来之后,朝中得了许多好处,而且缺铜的问题也缓解了许多,所以杨靖安此举被官家和宰辅大加赞赏,认为他为此做了不少准备。”

纸钞对大宋的好处当真数不清,但沈安一直建议要稳重再稳重,直至今年才放开了口子,可也依旧是兑换。

王雱的眸色微冷,说道:“爹爹,那杨靖安可是钻营之徒?”

“这个为父倒是不知。”

“爹爹,关于大宋的钱币,我们叫做金融,此事书院里有许多讨论,我和沈安私下也有不少看法。”

王安石问道:“怎么,不妥当?”

王雱点头,“爹爹,这极为不妥当!”

“为何?”王安石不解的道:“纸钞方便,而且安北当初弄的极好,比如说有一百文面值的纸钞,百姓就极为喜欢,就算是贫民也能用。”

王雱微微摇头,讥诮的道:“爹爹,官家和宰辅们哪里知道下面的事。益州路本就偏僻,进出坐船可谓是险之又险,所谓少不出,老不去,您说那地方有多偏?以至于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