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手,这是灭亡的征兆啊,诸卿可有什么办法保全社稷吗?”
群臣个个面如死灰,每一次听到外头的炮声,心便忍不住颤了颤。
终于有人咬牙切齿地道:“大王,事已至此,该决一死战,总好过苟且偷生。”
此人话音落下,便有人纷纷响应:“我等只要死守,这天寒地冻的,唐军必不能持久!只要辽东的危机解除,到时自有各路勤王兵马云集于此,皆是便与那唐贼一决雌雄。”
高建武面色稍稍缓和了一些。
于是,便又有人道:“新罗与我高句丽唇亡齿寒,大王前些日子已派了使者前去借兵,想来用不了多久,新罗的援军便要到了。”
站在一旁的高阳,依旧是恍恍惚惚的样子,一直不发一言。
高建武忍不住看了高阳一眼,这高阳乃是败军之将,固然令人痛恨,可无论如何,高阳都比这群臣更加了解唐军。
于是高建武看向高阳道:“你有何策?”
高阳抬着头,脸色暗淡,目光像是没有焦点似的,只是恍恍惚惚地道:“事已至此,不若降了,大王,唐军之利,非同凡响……”
高建武紧绷的心,顿时像是被人扎了一针似的,大怒道:“你也是宗室,是先王的子孙,前番兵败,尚且没有苛责你,不料今日,你竟还有面目说这样的话?”
说罢,便要取佩剑,怒不可赦的样子,恨不得当场将高阳砸死。
高阳便拜下,口称万死不已。
殿中群臣,也有许多人对高阳怒目而视的。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高句丽和中原乃是世仇,江湖一点来说,就是这梁子结的太大了。
平日这些高句丽人也是自视甚高,以为自己与中原平等,大抵就是当初秦国和齐国一样,东帝和西帝一样的关系。
现在要他们乞降,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