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 > 第1406章 交流

第1406章 交流(2 / 4)

口被类似于枪栓一样的东西推到右侧的工作台上,然后直接推入可散式金属弹链里面,转一圈弹链自动安装一颗子弹,速度还是很快的。

不过这毕竟是手动的,因为这里没有电力,这玩意安装起来还是比较麻烦。

但是这其实也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至少国内现在可以用得起了,要是以前,都是用不可散式弹链,或者是半可散式弹链。

不可散式弹链最古老的就是二战时期的帆布链,将子弹塞进帆布中间,一颗颗塞进去就形成了一条弹链,但是当机枪使用完毕之后,帆布链还是完好的,还可以继续使用。

但是帆布链容易出故障,所以二战时期,大家可以看到重机枪的旁边必须有一个供弹的人维持弹链的平稳,保证机枪稳定输出,而这种帆布弹链二战之后就被抛弃了。

二战之后像是前苏联等国家开始使用金属的不可散式弹链。

说白了,你的机枪左侧进入弹链,但是右侧弹壳抛飞,不可散式的金属弹链还连接在你的机枪上面,想象一下金属弹链连接在机枪上面,战场上面并不太方便。

而金属式可散式弹链,说白了,固定一颗子弹的金属卡扣虽然拿到的时候是连接在一起的,但是从机枪里面打完之后,它会和弹壳一样,直接分散开,被同时抛飞。

当然,被抛费的单个金属卡扣也是可以手动连接在一起,重新手动装填子弹,重新手动连接,但是那个太麻烦了,老美都是打仗完毕直接扔掉的。

而这样的弹链,对于机枪的稳定输出能力肯定是有帮助的,但是它代价昂贵,所以以前都是老美这样的土豪使用。

现在国内也可以用的起了。

当然,主要原因是,转管机枪这样的高射速机枪使用可散式金属弹链的稳定性更好。

而以前国内使用的则是半可散式的,说白了,像是老美那样的我们用不起,像是毛子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