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汉阙 > 第359章 亩产又是一万八

第359章 亩产又是一万八(5 / 6)

最后道:“此法之所以便利,便在于不受地形限制,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须良田也。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皆可为区田。”

任弘看明白了,这区田法,基本就是后世两千年,中国农业走的路数,在小面积土地上集中人力物力,精耕细作,防旱保收,求得单位面积的高额丰产。

中国人就是靠这种“笨”办法,一点点增加人口的啊,虽然平均耕地极少,但懂得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就靠着勤劳,硬生生将亩产一点点提升,直到明末到达极限,必须有新作物引入才能养活更多人口。

若在敦煌等地,人力稀缺,当然不适合。而在耕地已经饱和,人口繁盛的济阴和关东,区田法却好似量身定做一般。若真能有高额亩产,自耕农凭借自己的小块土地就可维持一家人的温饱,简直就是将其从破产边缘拯救回来灵丹妙药。

不能只解放豪强官田的生产力,而不顾及帝国的真正基础小自耕农啊。

劝农掾史又开始朝县里的田啬夫瞪眼了:“田啬夫,如此妙法,为何隐瞒不报?”

一句话,反正不是我的责任。

田啬夫急了,不肯老实接锅,还在为自己争辩:“西安侯,下吏也来看过,但只觉此法费人力多,产粮却不见得有多高,于代田法并无太大增益,故才未上报。”

氾胜之不服:“坡地下田亩产,已不亚于县中上田。”

他也知道,今日引起西安侯主意,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索性绕过了田啬夫:“下吏敢请君侯及田掾准许,让我在县中最好的上田试种!与普通代田法相较。”

小伙子这是卯上了啊,任弘笑道:“黑狸白狸,能捉到硕鼠,便是好狸,依我看,代田区田各有千秋,不可妄议优劣。”

“但问题是,你这‘黑狸’,能抓到多少鼠呢?”

氾胜之咬了咬牙:“下吏算过了,只要不在坡地上,有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