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方外:消失的八门 > 342、你放不下的

342、你放不下的(7 / 9)

架其实只用了十来天。

很多工作都讲究熟练度,这里的人素质不差,体格更没问题。修第一架水车派了一百人,其实都在学习与适应,不仅是学习怎么修水车,也在学习怎么在有组织的生产劳作中协调配合。然后再以这一百人为骨干,增派到一千人,后面的效率便大为提升。

实践证明,五心谷民众并非没有素质的乌合之众,而是很有潜力的优秀人力资源。但他们爆发出这种潜力,也是迫不得已。

半个月时间,修好的可不仅是一百架水车,芦居子发布的另外三个任务,在各个地点修建校舍、在门户处修建仓库、在圣峰脚下修建掌花使议会办公大院,也都先后完成了。

速度这么快、效率这么高,原因也很简单,五心谷中可不止一千名合格劳力。各位族老并不等一百架水车都修完后才去领贡献点,而是每修一架就去领二百点,然后便分发下去、督促大家赶紧换取物资,仿佛生怕芦居子反悔不给东西了。

当地民众已经得不到无偿分发的物质,看见有人拿到贡献点能换取的物资,也想要的人当然纷纷效仿,所以另外三项任务也很快完成了。

芦居子的改革方案在顺利推行的同时,也不是没有遇到阻力。但只要芦居子还控制着这个世界的门户、当地民众不希望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倒退到原始社会,这些阻力就扭转不了大局。

芦居子先期发布的这些任务,其中有不少是带着公益性质的,成果并非都成为他的私产。比如掌花使议会的办公大院以及那些物资仓库,就归掌花使议会所有。

至于那些水车,还是芦居子的私产。那些校舍则分成两类,在原有基础上修缮的,仍是部族公产,另寻地址新建的两处,则是芦居子的私产。

趁着这股风,各部族村落还联合成立了一个族老会,有点效仿掌花使议会的意思。其实众族老议事的传统古已有之,三万多人管理起来也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