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节,我回家相亲去了,邻村老崔家的妮子,长得还行,在苏州外资电子厂里打工, 等明年十一就能结婚。”赵杰用叙述自己故事的方法来和傅平安拉近距离。
傅平安无言以对,别人明年就要结婚了,自己的另一半还不知道在哪里,就算有,怕是也没办法给她幸福,乡下结婚要盖楼,要买车,城里更甚,不但要有房有车,还要稳定的工作,本科以上的学历等条件,傅平安一条也不沾边。
他能说的,只有自己的经历,工友们不是经常嘲笑他一个城里孩子居然来干民工么,对此他从来没有解释过,因为那种情况下不论如何解释都会成为对方更大的笑柄,不同的时机讲同样的事情,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赵杰听了傅平安的故事后,神态和刚才又不一样了。
拉完这趟煤气罐,傅平安的工作就发生了变动,从搬砖改成扎钢筋,就是在铺设钢筋的楼面上,将经纬交错的钢筋的每一个交汇点用铁丝扎起来,扎完之后再灌注水泥,这样强度更高,这个活儿比搬砖轻快许多,这无疑是赵杰起了作用。
少老板的作用还不止这个,他还带傅平安却跟着电焊师傅学技术,找了辆挖掘机熟悉了一下操作。
“你想学哪个,跟我说,我安排。”赵杰这样说,他其实和傅平安一样,是个厚道善良的少年,不爱夸夸其谈,但每件事都做到点子上,傅平安很感动,但他志不在此,所谓的技术活其实不难,学会简单,学精就要大量的时间重复操作,而傅平安已经没多少时间了,他计划下学期去复读,所以眼下只求挣钱,当学徒没工资,还不如干小工来的利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傅平安在工程队的人缘也越来越好,除了老李头,这个猥琐矮小的老家伙还是经常拿他寻开心,笑起来一嘴黄牙特别恶心,只有他一个人还在称呼傅平安为“大学生”。
老李头年纪虽大,也是个小工,只能干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