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宋军在赵官家的一再要求下,先后将护耳、手套,甚至口罩纳入了军需,此次备战,更是军需储备之一,跟军粮一样,全都是赵官家亲自去检查过的,而且这玩意相比较于其他军械甲胄什么的,成本又不高,基本上是以百万计的,人人都有的那种,岳飞这里当然也有储备。
而金军呢?金军上下虽然早就经过正常的民间流通知晓此事,也事实上在军中开始配发,甚至金国用毛皮做的护耳和手套是公认的比大宋的麻布制品更有效……可金军却没有那个统一成百万规模储备的意识。
之前还不显,现在寒流一至,有没有那点东西就是个大问题了,而他们虽然在燕京空有金银无数,在真定府空有无数军械甲胄储备,甚至在真定就存了大量用来御寒的毛皮,却一时间不能变出来成型的大规模手套和护耳。
少部分储存,只能满足战兵,甚至战兵也不能全乎。
总之,就是类似的小时前,被动迎战的金军这里,因为这里一点小东西,那里一点小东西,军队的战斗力开始迅速出现分化。
精锐和战卒都可以勉强保持战斗力,但下层的辅兵与签军却陷入到了艰难之中……但如此规模的战事,早已经超出原来所有人的认知,辅兵和签军不知不觉中早已经成为战事的必要组成部分,后者无法发挥有效发挥效力的时候,战事也是要受到影响的。
最直观的表现在河道战线上,无论金军怎么努力,这些辅兵和签军都不能起到有效的消耗作用,往往一场攻势的准备工作就要消耗大半天,而如果这些签军和辅兵不能起到有效消耗作用,谁舍得将战兵再次大规模投入到宋军那满是冰溜子的防线上去呢?
所以,寒流抵达后,金军惊惶发现,虽然士气渐渐恢复,可自家组织起大规模攻势的速度和能力却愈发艰难。
腊月廿六日,赵官家开始在太原城西旁截断汾水河道的那一天,金军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