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新书 > 第290章 会师

第290章 会师(4 / 6)

当真废物,就算带着三十万头猪,也不至于打成这样。

“若让我代王邑战昆阳,再不济,也能将大军带回。”

对自己的撤离能力,王寻还是很自信的,他带着十万人从鲁阳撤退,路上只丢了三万。

可如今看来,王寻却是高估了自己,从进入河东那天,王寻就面临两难:是将军队拢在一起,还是让他们分散开来?聚于一地粮食都不够吃,分散出去,以他们的士气军纪,遂成为祸害地方的脓疮,王寻的命令都不太好使,需要用到时根本撤不回来。

于是便有了魏军渡河之役,王寻军望风披靡的一幕。

王寻是主动放弃安邑北上的,河东人对他没有丝毫认同,加之听闻第五伦占常安,王莽出奔,新朝覆灭,更是人心叵测。当第五伦打过来时,城内不知多少豪强轻侠想砍了他的头颅献给魏王!

接下来去哪?这是个艰难的选择,作为没和新朝切割干净的实力,王寻现在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第五伦渡河夺了安邑、马援已经攻克厄口关,进占绛县,上党鲍永举着“汉”旗,派兵进攻河东的东门户端氏。

三路夹击下,也是王寻不得不将兵力分出去的原因。

于是王寻在七月底匆匆跑到平阳县后,仍然觉得不安全,手下人给他出主意:“大司徒,不如北上。”

“北方便是太原,赵有晋阳,犹足拒塞秦人,为七国雄。左有恒山之险,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强胡,大司徒先前遣军万人接管太原,如今过去汇合,以甲兵两万,犹可为也。”

如何可为呢?王寻也听说塞北“胡汉”之立,这位姓卢的汉家天子可没西汉、北汉那般讲究,对王寻这个新朝残余还是持欢迎态度的,大不了以太原降于胡汉,借了匈奴兵以对抗第五伦,不失为一韩王信……

一念至此,王寻遂又弃了同样抵抗频繁的平阳县,继续向北进发,在抵达杨县(陕西洪洞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