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新书 > 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

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7 / 9)

第五伦对宋弘道明的计划里,其实只有一半是真话。

“不论是金本位还是银本位,亦或是复合本位,其实都不适合古中国。”

无他,贵金属产量太少,而数千万人的庞然大市场,哪怕依然是自然经济占主导,贸易量依然巨大,这也是汉朝要一口气铸几百亿铜钱的原因,等天下安定了,第五伦迟早得把铜钱再度祭出来。

所以第五伦的这个计划中,还隐藏着更长远的“阳谋”。

“黄金既然多掌握在我手中,不轻易流通,白银便将成为主力,官府铸造不说,见有利可图,豪强亦将盗铸成风,盗墓贼更会掘开古墓,寻找金银。”

“但哪怕将所有古墓挖开,将朝野白银合一起,把所有银器都融了,亦不足以满足九州之需!”

这就是第五伦故意引导的方向了,黄金、白银荒,会让渴望贵金属的中原,将贪婪的目光,投向南方!

第五伦看着令少府献上来的天下矿产地图,已知的大金矿只有五处:豫州汝汉之地,扬州豫章鄱阳、丹阳郡;荆南丽水;益州汉嘉、永昌。

北方只有一处,其余统统在南边地广人稀之地。

至于白银,就更是可怜了,中原银矿基本采尽,出银最多的地方,仅犍为郡朱提(昭通)。

实际矿藏肯定不止这么几处,但南多北少是注定的,且多在偏僻之所,这,就是客观规律啊。

第五伦暗想:“等到天下大定,为采金银,中原无业之民前赴后继,去往各地,以求暴富。然而种豆得瓜,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拓南方内疆,亦不失为妙法。”

可想而知,每一斤运往北方的金银,肯定沾满了鲜血,自己人的,当地土民的……

而当南方易采金银也被挖掘得差不多,淘金银者回不了家,无奈留在原地时。那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岛屿上,发现巨大银矿的消息,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