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长史王甫就说:“宋公,陈公见识深远乃当世公认之事,非某一家之言。”
对此关羽抬手抚须不言语便是默认,他此刻胡须虽不见花白,但已不如之前浓黑。
张辽的死亡,吴懿的战死,吴班的叛逃,接连发生的事情对他有些打击。
作为一个固执且骄傲的人,任何违反认知常理的事情,都是一种打击。
王甫又进一步说:“此事上报陛下,陛下亦左右为难。今不若退一步,多做积蓄,即预防明岁旱涝灾害,也为北府积蓄粮秣。”
原计划只是向东把战线推到豫章,并无灭吴的计划。
如果灭吴,那益州方面开始北伐时,荆州方面就缺乏足够的军粮供应。
就汉中、陈仓道的转运条件,益州军北上时还能勉强供应,后期一定要吃荆州方面自武关转运的粮食。
所以孙权不必害怕,汉军第一目标是光复关陇,恢复版图优势。
既然无法灭吴,也无灭吴的心思,不若退一步,求稳,集中资源满足第一目标。
王甫是益州大族出身,益州人真想在朝廷里站稳脚步,只有一条路:恢复关陇。
到那时,荆州人、关中人中的核心成员会随着朝廷迁移到长安或雒阳,没必要扎堆往益州跑,益州人头顶上的大山就被搬开了。
随着统一天下的脚步越来越快,出现的官职空缺也就越来越多,就轮到益州人做人上人了。
虽说头顶还有元从北人、荆州人,关陇人,可肯定能把扬州人、青徐人、河北人压在脚下。
帝国的金字塔里,益州人能处于中层位置。
现在益州人对于战争,也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兴趣。
而王甫从兄弟三人,被益州人称之为三龙,王甫堂弟王士履历比较奇怪。
是一个益州人,却是追随刘备入蜀的益州人,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