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边患问题,生活平稳,才能专心发展,又不需要太多的军事负担,吏民能有富足的好日子过。
怀柔的优点是军事成本低;强硬的优点是一劳永逸,将安抚游牧部族的资源节省出来,打倒、附庸游牧部族后,反而能摄取资源壮大自身,也能削弱、斩断游牧部族崛起的希望。
到底哪一个好?
这不是一个对立的选择题,是一个优先度的问题。
如果没有公孙瓒的猛烈攻势,那刘虞的怀柔政策也很难见效果;如果现在没有牵招、梁习等一批强硬派边将,鲜于辅的地位也不会太过稳定。
正是因为牵招这帮边将能把乌桓、鲜卑人打疼,所以这些游牧部族的首领才会积极联系鲜于辅,由鲜于辅充当游牧部族与大魏朝廷之间的中间人。
真要说鲜卑、乌桓部族钦慕、敬重鲜于辅,能在鲜于辅的号召下为大魏抛头颅洒热血……这根本不现实。
这只是一种生存的生态链,处于不同的位置,就要扮演不同的角色。
不同于自己,当年的公孙瓒顺从性格,选择扮演最难的那个角色。
鲜于辅已经适应了自己现在的角色,游刃有余充当着中间人、代理人角色;这种人在田信眼里……是比较复杂的,平心而论,田信自己就是以这种仆从部队代理人身份而崛起的,总不能骂一声‘该死的买办’。
准确来说,鲜于辅这种怀柔派的将军,在族群、文明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贡献着一点微不足道的正面效果。
鲜于辅的身份很复杂,在如今这个世道里既复杂又清贵,还有一丝窘迫。
公孙瓒攻杀刘虞后,是鲜于辅召集幽州汉胡联军为刘虞复仇,是他们连战连捷瓦解了公孙瓒对幽州的控制,也是他们配合曲义覆灭了公孙瓒。
至于曲义攻灭公孙瓒,想跟袁绍掰腕子又不够心狠,反倒被袁绍解决掉……则是另一个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