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即便拿到了图纸,拐到了工匠,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生产出足够多的燧发枪。所以这5000支的“荷兰造”正好用来装备8个燧发枪营(会配上套筒刺刀),用来进行演习和摸索新战术。
船只、枪炮以外的第三个大采购的项目则是书籍,不管是宗教类的,哲学类的,技术类的,文学类的,地理类的,历史类的,有一本算一本,凡是在阿姆斯特丹能买到的书籍,全都买上一套。运回国内后,再由同文馆的主事宋应星和朱慈烺本人来决定什么书要立即翻译并且出版,什么书暂时不必出版。
机器设备也是一个采购大项,不过这年头机器工业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欧洲这边也就是各种各样的水利机械。纪坤也不管那些东西在中国有没有?反正看见就买,各种用途都买几套,不过不买二手的,全都是一手的,价钱都好说,但是对售后服务的要求很高。必须要有包安装,包维修,包传授操作技能的三包服务。所以荷兰的厂商必须派出工程师和技工去中国,费用当然是朱慈烺出了。
而且纪坤还奉命提出要求,派去中国的工程师和技工要尽可能年轻未婚......
产于法国的佩尔什马也被纪坤大量采购,这是一种重型挽马,虽然不如夏尔马那么巨大,但是肩高也在五尺三寸到五尺五寸之间,身躯虽大,但动作灵活敏捷,性情温和,非常适合用作军用挽马。而且因为法国这边贵族庄园数量很多,所以佩尔什马的种群很大,也容易购买。所以纪坤就请富凯帮忙,买了400多匹佩尔什马,全都送到了阿姆斯特丹。
另外,纪坤还依着朱慈烺给出的清单,采购了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从文具到实验器材,再到日用百货,钟表玩物,呢绒衣物,应有尽有。
由于采购的东西太多,一条“飞翔”号根本装不下,所以不得不另外雇用了3条七八百吨的武装商船,跟着“飞翔”号一块儿返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