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抢救大明朝 > 第776章 顺治稳居钓鱼台?

第776章 顺治稳居钓鱼台?(3 / 4)

不怎么担心朱皇帝的大举北伐,他现在就是稳坐钓鱼台,就等着除多铎、擒阿济格了。

......

北伐剑拔弩张,一场内讧将要开始的时候,南方的朱大皇帝的确没有趁火打劫的打算。

不是他笨,而是能在台面上混到现在的人,都不会太蠢笨的。如果他做好了趁火打劫的准备,那么阿济格和多铎没准就不斗了。

而他们两兄弟只要内讧,大清的国力就多少会受损——打仗总要死人的!老满洲那么少,死一个就少一个......

所以朱皇帝现在就忙两件事儿,一是补课;二是考试。

补得是军事课!

他自己也参加了孔代亲王的军事补习班,和李岩、吴襄、吴三桂、吴三辅、史可法、左懋第等等一大堆人一块儿,听孔代亲王讲解战例——孔代亲王的补习班可不止一个,而是有两个班,一个班办在南京紫禁城的西洋楼里面,还有一个班办在南京讲武堂里面。参加西洋楼补习的都是高级将领和皇帝本人,参加讲武堂补习班的则是中低级军官中的精英。

这两批人都到了南京,所以明军真的是打不了仗了,只能看着顺治、阿济格、多铎他们玩了。

除了两个补习班,孔代亲王还参与了明军版的龙骑兵的组织和训练——明军的龙骑兵称“火枪骑兵”,还有个绰号叫“骡子兵”。因为他们都是一马一骡的配置,马是吴三桂、朱慈炯倒给朱皇帝的河曲马或伊犁马。骡子则是马骡,也就是公驴和母马的爱情结晶,堪粗饲,耐劳苦,抗病力及适应性强,力大而能持久,而且寿命还长久,就是个干杂活累活的劳碌命......有了这些苦命的骡子,“骡子兵”们甚至可以带上一支七八尺长的马枪行动,偶尔也能发起集团冲锋,战斗力可就大大增强了!

第一批骡子兵的人数是4000,基本的装备是从荷兰买回来的燧发枪一支(总共买回500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