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机会都没有,到了秋季就得大大歉收。
如果双方对垒到秋天还是决不出胜负怎么办?再拖到明年?
到时候就不是后方歉收了,连前线七八万大军的吃饭也成问题了......
“岳乐,交给你了!”多铎知道岳乐谨慎稳重,有大将之风,所以就把头阵给了他,“72个牛录的步军都给你......好好打!叫南蛮子知道咱大清天兵的厉害!”
“嗻!”
岳乐行了个打千礼,领了多铎的将令就往前线去了,还没到地方,前方就响起了隆隆的炮击声。
这是明军徐海军节度使高杰所部的2个炮兵营所辖的32门3磅炮在开火!
别看明军火炮的数量较少,但是布置得非常集中,所以在局部区域是拥有火力优势的!
其实高杰的两列步兵大阵也摆得比较密,每个营的大约240名长枪手都组成了4列横队,两个横队之间的距离都比较近,只有不到20步。而每个营所属的约240名火枪手,则在长枪横队前列了三排,每一名火枪手间的间隔只有半步。而且前两排火枪手还错开列队,这样前两排的火枪手就可以同时开火。而第三排的火枪手则是替补,用来补充前队的损失以维持队列......很显然,高杰的打算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扬火力,用枪弹给予对手最大的杀伤了。
在火枪手前方,就是一字排开,正在急速射击的32门3磅团炮了!
它们轰击的目标就是两里多外的清军炮兵阵地,打出去的都是昂贵的铅弹。这个时代的炮弹有铅弹、石弹、铁弹、霰弹四个品种,其中铅弹因为比较软,比较容易塞进青铜炮膛,所以可以做得比较大,炮弹和炮膛间的游隙就小,气密性就比较好了,所以打得又远又准。
而且明军的炮手经过这些年的严格训练,手艺也看涨了,发炮的速度很快,瞄得也准。不再需要齐射和统一观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