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英公务员 > 第一百九十六章 钢丝上的印度

第一百九十六章 钢丝上的印度(3 / 5)

义者。阿里真纳的这种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与甘地及其领导下的国大党对他及穆盟的态度、做法有关。阿里真纳先于甘地涉足印度政坛,并具有较大的影响。

他曾在众多场合倡导印度民族主义,倡导印度教徒和***的团结与合作。他虽然和平教徒出身,但早年参加国大党并担任该党主席纳奥罗治的秘书,为他起草演讲稿。

他在演讲中呼吁,印度人民,不论信仰和阶级,应该团结起来。两大宗教的真正团结是所有印度人获得解放所必要的。

没有这种团结,所有争取解放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一战期间阿里真纳一直在进行两大宗教团结的工作。

阿里真纳的穆盟原本只是众多和平教政治团体中较大的一个,实力比较有限。

但是随着国大党后来的转变,穆盟和国大党开始分道扬镳,甘地是标准的印度教徒形象,甘地禁欲、不杀生、绝食、非暴力的举止,都可以看到传统印度教的影响。

宗教标志和仪式的使用虽然在自由运动中给传统的印度教群众以激励,但它不能获得和平教徒的同情。

国大党在甘地的领导下,越发的以印度教徒的面目示人,为此甘地提议阿里真纳退出国大党,这给阿里真纳心中对于两大宗教团结的认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一九三七年英属印度选举之后,阿里真纳提出组建联合政府的建议,可因为印度教徒人数优势获胜的国大党,拒绝了阿里真纳的建议。

国大党一而再再而三的排斥阿里真纳,终于让这个投入政坛比甘地都早和平教领袖,开始只顾及和平教徒的感受,领导下的穆盟很快就整合和所有和平教徒,成为了英属印度第二个全国性政党。

并且阿里真纳在国大党出现了钱德拉·鲍斯那样的领袖,投向轴心国的时候。坚定的支持英属印度总督府,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成了和平教徒眼中独一无二的代言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