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国力相差太远的话,是看不出来美国虚弱的, 都形不成比较关系。
美国本身缺乏理工生是一个事实, 只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可以借由待遇吸引其他国家的理工生补充本身的不足。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要知道白人世界,有足够人口又重视理工教育的国家,是苏联和接受苏联教育体系的俄罗斯, 俄罗斯是除了战争之外无法被打死的国家,可战争选项又因为核武器作废。美国不能吸收俄罗斯的大量人才。
而另外一个同样依托苏联教育体系, 又是人口大国的国家是某大国。
这就很操蛋了, 美国本国的理工科几乎成了无人问津的学科, 吸引研发人才的来源地是两个对手,这日子还怎么过?
艾伦威尔逊知道美国的毛病, 英国也存在,因为英国也是金融业强大的国家。
不过从战后开始,英国处在一个抵抗美元侵袭的阶段, 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 最终放弃治疗之后, 八十年代撒切尔夫人完全不再抵抗, 选择和美国融合分享金融霸权。
而在这段时间当中,英国的金融因为美元的侵袭, 实际上是处在缓慢恶化的阶段。
艾伦威尔逊只是在尽量延缓这个时间,看看越战之后美国内伤,英国还能剩下多少金融实力。
换句话说, 英国在金融业越发收缩的时间段,大环境上是可以在实体经济上想想办法的, 当然他现在还不是内阁秘书,无法借助白厅对英国进行调整。
但可以先调整能够影响的产业, 就比如自己妻子的产业,尽可能创造出来一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这样才能提升在英国政府眼中的地位。就像是彗星客机现在受到英国政府全力支持一样。
“你了不起,你做官让我为国奉献。”帕梅拉蒙巴顿抓着丈夫的肩膀不依不饶,“你不知道我多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