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不是强项,上高中后所在的理科实验班同学们数学普遍都强,相比之下,她的数学成绩显得很不理想。班主任就是数学老师,我会后跟她聊了一会儿,班主任也提到圆圆数学比较弱,认为她在数学上应该再想办法提高一步,基础知识要再扎实一些。
回家的路上我考虑了一下,否定了给她报课外数学班的念头。一是高中生学习已很忙了,周末再不给她一些自由安排的时间,反而不利于她的总体学习安排。数学成绩可能提高了,别的课程就会受到影响。二是我觉得她数学学得不理想,不是课时问题,而是兴趣和自信问题。圆圆在小学和初中遇到的两名数学老师都影响了她对数学的兴趣,如果能调动起她对数学的自信和兴趣,成绩一定会有改善。现在的一个有利条件是班主任就是数学老师,她的课讲得很好,班主任工作做得也非常好,深受班里同学的尊重。也许这是个改善机遇。
我回家后对她通报了家长会内容,把成绩单交给她。成绩单做得很细,把个人各科成绩、年级各科平均成绩、班级各科平均成绩,个人在班级中的名次等内容,都详细地列了出来。圆圆所在班是学校的第一实验班,同学们学习都很好,各科成绩都高于年级平均成绩。而圆圆的各科成绩又基本上都高于班级平均成绩,只有数学低于班级平均成绩。她看完成绩单没说什么,我知道她对数学成绩不满意,但因为数学一直不强,也无可奈何。
我想我这时候绝对不能把数学老师的原话告诉她。老师的话虽然是个客观事实,但这个事实孩子自己也知道,说出来,除了再一次强化她数学上的弱势,让她在这门功课上不自信外,对她的进步没有什么意义。家长不能假设孩子都是克服困难的英雄,被指出不足就一定能克服不足;恰恰相反,孩子的某个不足之处如果数次被提起,就会让他们以为自己骨子里就长着那个不足,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只好认命。我的目的是要树立孩子的自信,激励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