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95章 李中郎回京

第95章 李中郎回京(3 / 6)

凉持续战乱、人口南流,肯定没必要放进成都平原,就在汉中就地安置好了。

那么,还有灌溉充分、便于开垦的地区,也就巴西和上庸了,在这儿只要想办法修几个不用截江的导流船闸,把下游船回航的问题解决掉,简直一本万利啊。”

船闸并不都是跟后世水电站大坝边上那种船闸似的,得把整条河流都截断。而是可以稍微挖山引一条支渠出来,然后在支渠的尽头弄两个闸门,用大型水车绞动开关。

尤其是遇到落差大的地方、往往本身还是s弯的时候,可以截弯取直,直接在上游挡住水流的山上,选个山体本身比较矮的店,小小开凿一条缝隙。

开挖工程量肯定是有点大的,但因为只有几十米长,还是可以接受,一座船闸的工程量,估计也就等于松软平原上挖几十里运河,技术水平也就是明清时候的船闸,落差别超过三四层楼高就行。

否则这个时代的闸门只能靠大树捆绑来充当,再深的话一个是找不到那么长又粗壮的大树,同时也怕大树形成的闸门不够强度,撑不住最深处的水压。

等有了可以爆破山体缺口的火药,和足够的雍凉流民,就可以考虑开工。

不过,一旦真下决心这么搞,李素也得通盘考虑汉中的战略安全——原先没有船闸,襄阳是不能反攻汉中的,根本游不上来,以后有了船闸,回来也方便不少,军事上就不得不防。

李素注意到后世大致十堰武当山一代,如今居然荒无人烟,没有县城——上庸是在支流筑水上,要沿着后世丹江口往筑水溯流一百里左右,河口地区却没人开发。

李素觉得,如果要开发上庸,有必要在十堰附近修一座县城,截断汉水,不让下游的人偷越。而所有刘备军未来修筑的船闸,都得处于此处的上游,从此往下游一座都不许有。

李素不由追问申凯:“我看这武当山以西、堵水与汉水交汇的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