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205章 战象种田

第205章 战象种田(3 / 6)

有什么妙法?”

国渊也不藏私,非常得意地揭秘:“屯田屯久了,就善于观察环境,因势利导。南中屯田虽是水田,却比僰道、葭萌那边还省了一项工程,故而快捷。”

李素:“哦?有话彻底说清楚,省了什么。”

国渊:“我也是到了这里之后,观察了一段时间的天候、问了本地故老才知道的——本地老者都说,永昌、建宁四季如春无冬,故而也无秋燥冬冻,四季都是春雨绵绵,天无三日之晴。

所以我就决定,省掉了梯田的灌溉水路与提水的水车,连蓄水石沿也可以稍微做差一点,可以向下微微渗水即可,但凭下雨就满足全年灌溉。正是因为省掉了灌溉的考虑,足足可以减少四成的工程量。”

李素一听就恍然大悟,内心也是感慨不已:热带雨林气候就是爽啊,哪里需要考虑“灌溉”的难题,往地上丢一把种子等它自己长出来就好了。难怪东南亚那些热带民族可以懒散一些,但照样吃得饱。

云南这地方,好像也就腊月和正月雨水稍微少一点,但中间这一个半月本来就可以休息不种田,剩下十个多月作物生长期内雨水始终是充足的。

不过,五十万汉亩梯田,也还只是额外给五千壮丁找到农活干、或者说额外养活两三万人口(一个壮丁对应一户五口之家),乍一看并不算多逆天的福利。

在短时间内,真正让孟尝孟信兄弟看到汉人屯田官指导种田疗效的,还是茶树和花椒、胡椒的种植。

云南本来就有野茶,而国渊在组织开梯田的过程中,把河谷两侧山坡上、比规划的梯田区更高的区域,都直接规划成了茶田和椒田。

种茶树所需要的山坡平整工作量就小得多了,因为只要沿着山的走势,每一排茶树在一个高度上就可以了,不用跟种稻子那样平出大块的平地。区区几万民夫两个月的忙碌,就能烧荒伐木整治出几十万亩的茶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