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705章 诸葛瑾进京

第705章 诸葛瑾进京(3 / 6)

鲜蔬菜的问题,一直到三年前刘备阵营摸索“租庸调输”的税制改革前,都是无解的。

河南尹当年人口两百万时,大部分城里人也是吃不到新鲜蔬菜的,因为河洛平原的蔬菜产能根本不够。也就是现在死剩二十七万人了,才能充分自给自足。

只不过如今是把冬季本该农闲猫冬的时间,拿来也组织百姓高强度劳动,所有食物消耗等比例上升,所以原本勉强够吃的本地冬储蔬菜才开始短缺。

超耗的部分如果吃完了,要从外郡远程运新鲜蔬菜过来,那还不如直接运干粮,运输成本更低,腐烂损耗也低。

诸葛亮在实施这一切的过程中,也不由自主意识到甄家前几年摸索出的那套生意模式的好处——

甄宓两年前,通过观察民生、结合租庸调输改革后的经济特点,大量在长安周边承包地皮组织百姓不种粮食全种蔬菜,满足特大城市短途需求。菜农需要吃的口粮再从外地买来。

把首都周边两百里内的农民都全部组织进了商品经济交易体系,豪强组织供销卖菜买粮,而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

未来雒阳人口如果成功恢复,肯定也得动这方面的脑子,降低整个社会运转的无谓运输损耗成本,提升全民福利。

……

诸葛亮做了那么多初始政府投资,当然也不可能给百姓白享受。毕竟这个涉及到的钱粮规模太大了,动辄把几十万百姓按政府雇工养起来,长远谁都受不了。

所以后续还是要靠民间自力更生,政府花出去的钱都是要百姓偿还的。

具体到诸葛亮的规划,他当然是要让将来移民抵达之后给钱。

这些移民享受了“来之前有本地人服劳役帮你们草草盖了屋子、烧荒翻整了地皮”的待遇,花掉了多少劳力成本,明年秋收之后就要额外多缴纳官府相应价款的物资钱粮来冲抵债务。

只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