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707章 到了李司空手上,什么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第707章 到了李司空手上,什么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2 / 5)

过,骚味依然浓烈。所以李素不吃本地新鲜猪肉,今天席面上仅有的猪肉配料也只有火腿。

那还是滇州朱提郡出产的,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云南宣威火腿”。

李素当年在益州时,要求自家封地上那些负责上贡畜肉的农户,凡是给侯府的猪,都不许用传统污秽的饲料养。

当然李素也不是浪费虐民之辈,不至于跟东晋那些攀比豪奢之徒那样要求给猪喂奶。只要是吃糟糠、猪草、坚果养大的猪,李素都可以接受。而且坚果饲料也尽量选人类不爱吃的果子品种。

正因为李素的实用主义态度,也没有明显提升养猪成本。所以这个原本用于私人享乐的方子才能流传出去,被当地山区百姓学习模仿,后来流传到朱提郡才发展出“宣威火腿”。

比如口感粗劣滞涩、灾荒年才有人磨成橡子面吃的橡实,就属于“人类不爱吃,但猪爱吃”的坚果,成本其实比麸糠还便宜。

百姓荒年宁可吃粗麦麸也不爱吃橡子面,那东西吃多了容易便秘。

但橡实在南方山区很多,用橡实养出来的猪肉有浓郁的坚果香。西方的伊比利亚火腿就经常宣扬“这些猪都是吃橡子长大的”,李素让民间把人类最不爱吃的坚果捡回来喂猪,也算是废物利用两全其美。

所以这一世,滇州益州的火腿,倒是兼有了原本“云南宣威火腿”和西方“伊比利亚火腿”的双重优势了,又鲜亮又香醇有坚果香。

不过到了北方,这套养猪饲料配方倒是无法推广,连小规模都推不起。

主要是没有益州南部和滇州的十万大山,也没那么丰富的野山坚果。更没有足够的山地民族劳动力、闲着没事捡山果。

李素未来的猪肉自由,还得长期依靠南方的长途贸易进贡。

席面上大部分的菜色,诸葛瑾都不陌生,只有一道酒炙黄河鲤鱼焙面他没见过,所以落座之后、一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