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李素要求的移民,并没有进一步的精细分化,加上都是最穷的人移民,所以这些移民的年老父母肯定都要跟着走,否则老人留在益州会饿死。
但实际上,如果考虑移民效率,以及对各地人口增长的调控,当然是“只移年轻人”的效果最大化,对成本的节约力度和效率也最优。
道理很简单,老人移出去,只是移了本地一张吃饭的嘴,但老人已经不会再生育繁殖了,就算不移出去,在益州当地养老十年二十年后也会自然老死。
年轻人移出去,年轻人还会繁殖,这样把生育旺盛的移到需要人口增长的地方,长期效益会更明显,对人口密集地区的调控效果也更好。
当然,往年诸葛瑾就算想到这一点,也没法做,因为老人留在本地没活路。而西北太穷,有点出路的大家族的贫寒旁支也不肯去,移民阻力太大,容易引起民怨。
今年之所以可以了,完全是因为移民不是去陇西、金城,而是来河南尹。
就好比后世你给一个成都人兰州户口你让他移民,他可能怨声载道,但如果你给他一个京城户口,甚至只是雄安新区户口,让他移民,他就会乐意。
益州人也知道,天下太平在即,雒阳的凋敝只是战乱导致的暂时现象。那里毕竟是曾经的大汉国都,现在还有李司空兼司隶校尉整顿治理,未来富庶起来可期。
这种情况下,对外移民的阻力大减,才能吸引到更好的移民人口组合。
而诸葛瑾想到的,就是不再只盯着底层赤贫,而是拆分当地大家族的没落旁支。
大家族的没落旁支虽然也没多少田和闲钱,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全家都移走,老一辈孩子多的,可以只让长子给父母养老,次子往下移民出去,全家的田都给长子种。
移年轻人的好处,就是对人口调控能事半功倍,因为你移走的不仅是现在这几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