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刘备这种强干涉经济活动的政府形态,调控工作就更多了,政府监察也就比较繁忙——
毕竟长安雒阳周边的农民百姓,都是连口粮都无法自给自足的,要种菜卖菜买粮,高度商业化。政府的调控工作压力就很大,要每个季度盯着物价,确保物价平稳。
不给奸商趁着蔬菜丰收的季节压低菜价囤涨粮价、盘剥农民的机会。
也不给奸商趁着蔬菜歉收的季节抢收购蔬菜涨价、盘剥长安市民的机会。
反正米价贵了种菜的农民亏,菜价贵了城里的工商业市民亏,一定要调控得很稳,必要的时候动用政府储备和指导价政策。
一时之间,长安朝廷的其他内政事务倒是显得没那么急切了。雒阳那边的民政也再次繁忙起来。
好在诸葛瑾在长安,诸葛亮在雒阳。这俩兄弟民政水平都不错,把两京这几个如今国内少数的“城市周边两百里内农民都种菜不种粮”的大都市物价调控得很好。
(成都也有如此规划,但成都的商业自发组织力强很多,奸商早年都被打击了,都还记得刘巴的护盘铁拳,所以不敢嚣张。市场会自行调控,不太需要政府宏观调控。)
除了诸葛兄弟等人的努力,甄家这些具体经营者的自律,也对市场的平稳有颇大贡献。
整个过程中,李素在外人看来倒是没做什么工作。他这个丞相似乎当得很轻松,觉得什么都是小事,丢给下面的人自行裁定。
但只有刘备和李素自己知道,他在暗地里忙那些修饰史料的校定工作,那才是正统塑造的大事,值得丞相亲自过目。
……
刘备在二月下旬的一天,视察了相关工作之后,想起那天跟李素聊起的要设置内库卿的事儿,见甄俨、甄尧办事都还妥当勤谨,关键是已经很有钱了,也不太贪心。
就趁着这个机会,正式任命了甄俨为内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