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初年,武王伐纣成功后,周公辅政,不就是东西各留一个辅臣就地治理、分管天下。
因为西周初年,商纣余孽不服,还有东夷的种种异动嘛。刘备现在刚刚灭了曹操,休养一两年,随后让丞相就近管理最东边的新光复地区,加上一个扬州,过渡两年,也很合理。
算是“如周公故事”。
考虑到大汉制度之前规定过,总督地方数州事务的,任期一般为一年,追加特批也不得超过一年。所以这次还是给两年时间,(从204到205年),
再把诸葛亮也打发出去,出镇徐州。毕竟这一世的诸葛亮积攒的中枢职务经验已经很丰富,反而是当地方官的资历比较少。
虽然当过河南尹和司隶校尉,级别很高,但实际掌握的地方很小,都是因为地盘靠近京畿,才官级虚高。
就好比诸葛亮只管过地级市和直辖市,却没有真正管过一个省。
现在放出去全权处理徐州各方事务,再给诸葛亮一个恩惠可以经营建设一下他的老家,也是两全其美,补足履历,便于其成长。
另外,李素和诸葛亮分别到地方之后,原本在地方上多年的一些文官,也正好收回中枢,调任九卿补足履历,准备将来升到三公。
在荆州多年的鲁肃,去年就已经回到中枢,担任九卿了。
而扬州布政使顾雍,在李素总督东部沿海各州后,也可以调回雒阳,让顾雍也补足九卿的履历,当一部尚书,为将来的进一步重用铺垫履历短板。
相信用不了几年,随着钟繇完全退居二线,老一辈三公渐渐退下。鲁肃、法正、顾雍这些人才,乃至诸葛瑾诸葛亮兄弟,会逐步递补到三公级别上来,以及尚书令、侍中。
一轮中枢高层文官和封疆大吏之间的轮换调任,安排得明明白白,既培养了人才团队,也避免了久居某个位置导致势力盘根错节、尾大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