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番外第23章 汉地十八州

番外第23章 汉地十八州(2 / 8)

河北上,直奔汴梁。

一千多里路,李素只走了五天,抵达汴梁时,蔡邕也还有气,李素又亲自问疾了两天,才算是寿终正寝。临了也没什么话可以交代他的,毕竟蔡邕的著作和思想都在女儿那儿,蔡琰和李素夫妻之间以后可以慢慢聊。

医官也说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的病,就是天寿到了,很多脏器血脉元气都枯竭了,越是到了冬天,老年人越是难以扛住。

李素知道,用现代医学的话术来说,那就是多脏器功能衰竭嘛。这也算是最不受苦的自然死亡了,蔡邕这辈子也是改了命运,晚年享福,多活了整整十三年。

汉朝人对于弟子对师长的要求,是不包括服丧守孝的,不过也得“敬祭如父”,就是祭奠方面要跟自己爹一样隆重。

七七四十九天祭奠完之后,理论上就不戴了,按照孔子的说法,后续的时间你“心孝哀思”就行,不必拘泥于形式。

不过很多人为了举孝廉,还是会做得更加夸张一点,就当成亲爹的流程来办。

比如已死的前会稽太守、大鸿胪王朗,当年他求学时、师从太尉杨赐(杨彪的爹,杨修的爷爷),杨赐死的时候,王朗原本只是旁门入职的小官,并非察举正道出身。

王朗就弃官给杨赐守孝三年,守完后名声大振,成为东海郡有名的孝道典范,被陶谦指示东海太守举孝廉重新入仕。

李素肯定不想模仿王朗那么虚伪的人,而且他作为丞相,就算他愿意大操大办,朝廷也肯定要夺情。

不过他跟蔡邕毕竟除了师徒,还有翁婿的关系,低调一年半载、停停娱乐活动还是应该的。

而且蔡邕是腊月二十二没的,消息传到雒阳,皇帝刘备都宣布辍朝五日,亲自到汴梁探视,李素连忙安排在陈留郡公府上接驾,并接待百官吊唁。

太傅的级别毕竟尊贵,一时间雒阳到陈留之间官员的车驾往来络绎不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