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非洲酋长 > 第四百九十三章 奎科妥思

第四百九十三章 奎科妥思(8 / 10)

一定程度上的利益输送,必然会被当地势力排斥,从而诱发更麻烦、激烈的矛盾。

曹沫的原则是一定要跟地方势力建立接触、联系,也一定要从当地甄选出温和派势力进行扶持。

奎科妥思当地没有什么像样的工厂,经济作物以可可、咖啡为主,以往交通不便——油田配套的码头虽然能停泊五千吨级海工作业船,但作为石油公司私有,以前也没有放开供奎科妥思的农作物以及其他物产直接出海。

目前弗尔科夫油服公司暂时接管码头的使用权,西非农业集团自然就可以利用这座码头,从奎科妥思收购可可、咖啡、油棕果、木材等经济作物。

奎科妥思目前一年能出口的经济作物很有限,可能也就一两千万美元,原本远远轮不到曹沫亲自出面,但从当地甄选合作方,涉及到天悦在奎科妥思站住脚的基础,其意义之大,远在每年一两千万美元的贸易额之上。

除了曹沫亲自出马,谁能保证挑选出来的合作商是立场温和的,在建立合作关系值得进一步扶持的?

谁又能保证埃文思基金会不会别有用心安插一些人进来?

迪贡族群矛盾激烈而复杂,也滋生出相当多的极端族群主义者。

朗化石油以往为了避免沾染麻烦,断然拒绝跟地方势力进行接触,更不要说合作,以致奎科妥思钻井平台及生活基地后期遇到的袭击,绝大部分都是当地的海盗、匪帮或对朗化这种海外公司抱有憎恨恶意的极端分子所为。

那时候朗化石油在迪贡几乎成了人人都能咬一口肥肉,自然也不可能找到真凭实据能指证埃文思基金会什么。

黄鹤斌、斯特金他们看不懂曹沫能发挥的真正作用,但曹沫到奎科妥思后事无粗细的插手到跟当地势力各种事务的洽谈中去,他们只能理解奎科妥思油服业务的成败,对天悦在几内亚湾的产业整体布局太重要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