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千余里,有一主峰,三十六巨峰,一百零八小峰之分。
群山万壑,层峦叠嶂间,使得车马难行,行军打仗,尤其是攻击的一方,从这种地形攻击,乃是兵法大忌。
姜子牙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首阳山山脉绵延千里,凡人军队若想绕行,没有数月跋涉根本无法完成。若主力军绕路而行,耗时几月,大商军队若从首阳山中央关隘反击,西周的大后方危矣。
于是无奈之下,姜子牙只能从中央关隘杀入,从最近最直接的路线杀过去,一路杀入大商腹地。
这一战,姜子牙采取了天界的战阵之法,可首尾呼应,可两翼变化,可奔袭千里,可就地展开防御阵型,这是一种堪称完美的战阵之法。
第一日,姜子牙便亲自吹响了冲锋的号角,他要以绝对的优势击破敌军。毕竟首阳山的敌军,最多十万人。而姜子牙的兵马足足是对方的十三倍,在数目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从清晨到日暮,从漆黑不见五指,到天蒙蒙亮,最后到日头爬到最高的正午时分。双方足足鏖战了一天半,西周死伤一万五千,还未曾攻破首阳山关隘,而敌军占据天险而守之,死伤不到一万。
“收兵!”
姜子牙当即颁布了第一条虎符帅令,他明白继续攻下去,他们因为人数的优势,早晚会赢,但那却是惨胜。
按照第一天己方死亡一万五,敌方将近一万的比例算来。姜子牙要损失十五万大军,才可以把敌军十万大军耗死。
十五万大军,可不是十五万只蚂蚁,而是足够堆积成山似海的十五万条性命。从人性角度,他不愿意看着十五万军士就这样惨死。
从理智角度分析,这一战姜子牙的兵马总数为一百三十万,只留的五十万驻守后方大本营。
仅仅打破一个关隘就损失十五万大军,那么后面众多的关隘,众多的城镇,又要消耗多少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