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朝为田舍郎 > 第五百六十四章 收复潼关

第五百六十四章 收复潼关(3 / 5)

国两位官员,对政治敏感的鲜于仲通敏感地意识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时候来了,此时他必须卖力地在新天子面前好好表现。

尤其是关于天子和顾青商定的南北夹击大战略,鲜于仲通更打定主意要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给自己在新朝博得一桩军功,将来平定叛乱后,战功便是他的政治资本,不一定会升官,但大概率不会被调任或撤免。

这才是鲜于仲通急着向顾青请战的真实原因。

不仅如此,鲜于仲通还发现了一点苗头。顾青的安西军实力越来越壮大,天子派杜鸿渐和李辅国一直待在大营里,其用意不言而明,鲜于仲通察觉到天子与顾青之间若隐若现的碰撞火花,这个事实令鲜于仲通冷汗直冒。

臣子手握兵权太重,对社稷对朝堂绝不是好事,天子对顾青是什么心思,鲜于仲通怎么可能不清楚?而令他冒冷汗的是,顾青掌控的军队里,其中就包括了他的三万蜀军,在顾青眼里,他鲜于仲通是盟友,是友军,而在天子眼里,他却是为虎作伥,说不定已将他划为顾青一党了。

——不是说不定,而是必然。

鲜于仲通是文人,文人没那么大的胆子敢跟皇帝对着干,对鲜于仲通来说,如今的情势令他非常为难,若横下心索性完全依附顾青,自己岂不是成了天子眼中的乱臣?若决定蜀军与安西军散伙,鲜于仲通领兵北上与郭子仪的朔方军会合,此举虽说讨好了天子,但若有一天顾青的臣权稳稳压了君权,他鲜于仲通该如何自处?

说到底,如今的鲜于仲通面前是一张赌桌,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看他把筹码押在哪一方。

鲜于仲通好后悔,自己真不应该领兵出蜀的,若当初他对李隆基的勤王诏令不理会的话,此时的他应该在益州节府的豪宅里吃着火锅唱着歌,有风有雾又有驴。

所以,眼下他什么都顾不得了,先主动请战将潼关拿下再说,有此军功傍身,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