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在内囚禁秉正直言的贤德皇子熊咨度,颇显刚愎之态。前段时间又放走罗刹明月净,让天下最大的青楼“三分香气楼“完成迁移……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皇帝大革朝政,深刻触动了世家贵族的利益。
越国革世家,也是文景琇先削白氏,再割革氏,把旧勋砍得差不多了才动手。就这也没见着什么好结果,姓文的把自己都革了。
姓熊的又神圣到哪里去了?
楚国世家根系蔓延几千年,不是你皇帝说斩就斩的。
楚国的天下是谁帮你打下来?
渐渐的,“晚节不保”、“昏庸旧年”之类的声音,也有出现。
以百年为期的统治生命来说,楚天子掌权还不到六十年呢,都不及齐帝姜述掌权久。而竟被冠以“政老”之名。
皇帝掌握最高武力,牢牢把握军权政权,孤意之下,政令仍然得以推行。
四大享国世家几乎是几位国公的一言堂,他们集体表态支持天子,朝野便没人敢直接阻碍政令——只有零星几颗人头,都不够刀割。
但偌大帝国,广大的中下层贵族,却未见得都能“深明大义”——这倒也是废话,在屁股面前,什么都是虚的。“深明大义”才是违反人性的事情。
楚国在一种异样的气氛里前行,政治有明显地分层,一边人声鼎沸,一边道路以目。熊氏皇族依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柄,得到机会的广大平民愈发拥护爱戴,但在天与地之间,也有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眺望,带着审视,乃至于敌视。
不然不至于出现几句谶谣就人心浮动的情况。
人心思变,说明确实是有很多人想要改换日月。与当今天子政见迥异的贤皇子熊咨度,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说回诸葛祚。
诸葛义先早年收了许多弟子,后来陆续都死去,没有一个活下来。人们都说是天机反噬所至。诸葛义先为楚国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