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郭淡这番话,给予他们最大的自由和尊重,教育的中心,从老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给予学生更多发挥得空间。
就连窝在墙角里面的徐渭,也情不自禁地感慨道:“如果老夫年轻时遇到这样的院长,那老夫得成就绝不止如此啊!”
一旁李时珍当即惊讶地看了眼徐渭,如徐渭这般骄傲的人,竟然说出这种话,这简直就不思议啊!
他并不知郭淡这一番话,恰好言中徐渭的心思,徐渭最烦那些世俗礼教,而郭淡也是希望减轻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主动去学习,去求知,而不是一味对老师言听计从。
这是因为郭淡不是要培养儒家人才,他希望出现更多方面的人才,这不能再一脉相承,要冒出更多的思想来,要有一千个孔圣人,而不是一个孔圣人,他必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能力。
徐姑姑望着郭淡,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削弱老师的责任,其实也是扬长避短,因为光拼老师,是拼不过人家的。
郭淡又道:“当然,问题不仅仅是出现师生关系上,还有就是,许多学生觉得课程乏味,无聊,不感兴趣,故此才喜欢在课堂中谈谈四书五经,这是我的错。你们觉得一些课程乏味无聊,那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大家听得都呆了。
自己否定自己的课程,这是在干什么?
郭淡道:“你们可以不喜欢,但你们也一定要有喜欢的,要有自己所擅长的,所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们一定要清楚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在什么领域能够大放异彩。”
说到这里,他顿了下,问道:“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想过,将来若步入仕途,你们在朝中怎么发展?想干什么?进入户部,吏部,还是礼部?”
“这...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吧?”一个学生畏畏缩缩道。
不少人纷纷点头,包括站在边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