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下一封信存放的信箱地址和破译信件密码的中国名著。例如上封信中,006在信中的结尾引用了一句短诗:“还以泪,报以情,了此缘,此生尽”,这一句诗和整封信有着若有若无的联系,对于中文底子不薄的菲利浦,读了两遍就想起来了。这是和中国名著《红楼梦》里林黛玉作的那首“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葬花”诗有关联的一句。
上封信的结尾标示的日期是126,好像是一月二十六日或者十二月六日的笔误。但根据上封信的经验,菲利浦破译信箱密码时特地把密码抄了下来: 126126。通过互联网搜索,他才知道,原来中国大陆很多网站都用数字作为电子邮件的后缀,这126果然是国内一个大型网站的电子邮件地址。
006情报员反复使用这个方法,乍看起来,不够慎重。然而,只要想想,如果不是菲利浦这样的中国人,是很难发现其中的秘密的。006的这种做法显然是躲过美国国家安全局那台万能破译机的最好办法。
对于菲利浦,这其中最困难的工作反而是找到某年某月在大陆某地出版的中国名著,然后对照密码,一页页翻阅,一行行查找,十封信全部翻译出来后,时间已经过了一个星期。
菲利浦读了一遍又一遍,连着三次一字一句阅读了眼前近五万字的信件,他心潮起伏,久久无法平静。这五万字里,006情报员虽然讲述了他自愿冒死去完成那件使命之前的事,但大部分内容却是向孩子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思想变化,以及对儿子的教诲和期盼。信里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他对自己作为中国人的感受和身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思念、对中国前途的思考……
处境和自己差不多的亨利·杨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和感受,都和菲利浦自己已有的体会不谋而合,菲利浦边看边点头;而亨利对更多事物的认识和思考,显然更让菲利浦震惊,那些看法和思考比自己的深刻得多,或者说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