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隋第三世 > 第605章:谋李渊,拟设内阁

第605章:谋李渊,拟设内阁(6 / 10)

我们又不损失什么。而且遣使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停战协定。”

“主要目的是什么?”

“拜会关陇贵族各位家主,让李渊和他们的裂痕进一步扩大,最终目的是让李渊对独孤氏不信,对窦派也不信,迫使他一步到位的歼灭关陇,造成更大内乱。”

“诸位以为如何?”杨侗笑问道。

杨恭仁笑着说道:“完全可行!是否签署停战协定,我们都大占便宜。”

杜如晦、凌敬亦是笑着点头

杨侗问道:“何人可为使?”

“微臣愿意效仿先贤,自荐为使。”房玄龄拱手请命。

杨侗看了旁边的杜如晦,道:“玄龄为正使,克明为副使!年后出使襄阳。”

“喏!”

房玄龄、杜如晦拱手应命。

……

见此事差不多了,杨侗指着案头之上那一大堆奏疏,说道:“朕一个人批阅如是之多的奏疏,忙不过来不说,还因为批复的结果是一家之言,容易出错,朕准备成立一个类似于伪唐‘政事堂’的机构,协助朕处理奏疏。”

这绝不是杨侗一时兴起,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精力不济是一回事,还容易出错,最关键的如果不设这么一个机构,难保以后会出现懒政的皇帝,一旦他把奏疏批阅权随手丢给一个亲信,那这个王朝离完蛋不远了。所以他觉得应该成立一个类似于内阁、军机处的机构,一来可以帮助他处理国政,二来也是想把这个机构制度化,以免以后出现后宫、太监、权臣批阅奏疏之事的发生。

杨恭仁是个一心为国家着想的人,听到杨侗这么一说,便皱眉道:“圣上,伪唐的政事堂由六名大员组成,只要加封平章事,即可称为相国,凡重大决议,李渊父子都会与这六相商议,但是这么一来,此六人的权力进一步扩大,朝廷的大权几乎在这六人之手,如果我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