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镇,为大隋带出一批有经验的的核心官吏。
“卫尉一职责任重如山,事务繁琐至极,确实有些难为您了。中书省尚书令之职因为没有合适人选,长期空缺,由您来帮朕,把好决策之关可好?”
群臣闻言,一片愕然。
照这么安排,杨侗不但不让李景不致仕,还晋升了。
中书令与尚书仆射、门下省纳言处于从二品,是实职的至高之职,官当到这个级别,可以称之为相了,
“中书令异常重要,实非老臣所能任。”
“李卿,朕也知道有点强人所难,但我大隋刚刚强盛起来,很多官制和制度都处于草他阶段,现在因为内阁的创立,各个环节都要正式起来,中书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您再辛苦几年,等有中书省有了合适之人,您再悠游林泉纵享天伦好不好?”
其他臣子也纷纷相劝。
李景感动得热泪盈眶,哽咽道:“圣上隆恩,老臣敢不效命?”
杨侗缓缓颔首,欣慰道:“朕现在敕封滑国公李景为中书令、敕封褒国公皇甫无逸为门下纳言,同时,敕封邓暠为卫尉兼掌皇城守卫、禁军、戍卫帝都。”
“谢圣上!”
李景、皇甫无逸和邓暠拜谢。
杨侗又说道:“内阁七名阁老,还差三人!朕有意让窦建德、萧铣入阁,诸卿以为如何?”
众臣先是一惊,但紧接着,莫不为杨侗这安排拍案叫绝。
窦建德、萧铣是军政兼备的大才,不然也做不到反王这等高度,两人没有什么实职,如今全在洛阳城中混吃等死。而有才华的人一旦闲了下来,难免会产生不该有的心思。如果参与到朝廷的重大决策中来,既能发挥二人的能力,让他们大隋的归属感与日俱增,还能以阁臣之名,名正言顺的把二人困在洛阳。
“圣上之言在理,臣等附议。”
“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