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于大隋、臣服于大隋。所以和亲是坚决不行的……
纵观史上的吐蕃,尤以李世民时期最为兴盛,这非偶然,更不是李治运气差,倒霉地赶上强盛的吐蕃……而是李世民‘宠爱’,使缺乏强敌的吐蕃得以自如的吞并四周之地,整合内部各个势力,轻而易举就雄踞西南,最终凌驾中原王朝。
如果中原王朝当家作主的是一个略有眼光的人,早就在吐蕃壮大之前抢先分化、瓦解、吸纳,灭其于强大之前,又怎能坐视边陲小国后来居上,喧宾夺主?
吐蕃崛起的直接的结果便是导致安西四镇陷落,中原失去整个西域掌控,致使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尽皆断绝。这一连串恶果,可以说是李世民一手造成的,导致后人为他的愚蠢买单。
而被后人视为软弱无能的李治,反倒是一个富有远见的政治高手,在位期间,强势崛起的武则天也不过是他用来对付关陇贵族的棋子而已,武则天的存在,让他能够退到幕后,给自己留下一个余地,若是失败大可将武则天丢出去背锅;也是他早死的缘故,否则哪有后来的周武王朝?
“微臣遵旨,微臣告退。”凌敬生怕自己把杨沁芳惹毛,不敢多留,躬身退出。
。。。。。。。。。。。。
其实朗日赞普再次提起和亲,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他继任赞普之前,吐蕃只是青藏高原之上实力比较大的部落,他袭位之后开始了一统高原的战争,凭借出色的军事才华,削平彭域、附国、白兰、党项、附国、嘉良等部落国家,又攻灭强大的苏毗部,从而一统了青藏高原,进而建立吐蕃王朝。
但是他重用了在统一战争中立功的娘·臧古、农咐波、哲蚌·纳生、巴·鱼泽布、穹波·邦色等等原苏毗贵族的力量,以实现兼并吉曲河流域等地的目的,并赐给他们领地和奴隶,这样新贵族的地位就超越旧贵族,王权虽然大为增强,却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