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徐晋不可能跟一众大臣讲解社会发展规律,古人所处的时代限制了他们的思想,让他们的目光不得不盯着那一亩三分地,在他们看来,银子再多也不能填饱肚子,只有粮食才是根本,没有吃的,其他的都是白搭!
所以,徐晋要想说服一众官员,关键是解决粮食问题。果然,接下来两派争论的焦点都围绕着“开海通贸,到底会不会伤及农桑?”而展开。
守旧派的官员们显然以为抓住了徐晋的致命弱点,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般,引经据典地拼命攻击,有多严重说多严重,搞得好像一旦开海通贸,大明马上就会粮食大减产,随之全国各地饿孚满地,百姓易子而食,最后大明帝国的大厦将轰然倒塌……
就这样,两派官员在奉天殿前吵翻了天,激烈地互喷,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抓住了“致命弱点”的守旧派官员明显稳占上风。
但是,杨廷和却越来越觉得不安,因为不仅徐晋,就连张璁桂萼等新贵派的表现太过淡定了,表面看似在激烈争论,实际却是把问题往粮食方面引,不对劲,其中肯定有猫腻。
正当杨阁老疑神疑鬼时,只见徐晋“恼羞成怒”地大声道:“如此说来,诸位都认为,只要我大明粮食充足了才能解除海禁?”
石珤冷笑道:“没错,只要不动摇国本,老百姓丰衣足食,本官同意解除海禁!”
“正是,只要粮食充足,本官也没意见。”一众守旧派官均得意洋洋地点头附和,仿佛掐住了徐晋的七寸,换而言之,你徐晋只要有本事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就随便你怎么折腾。
这并不是一众守旧派官员们大意,实在是要解决这粮食问题太难了。如今大明人口将近六千万,国内主要几种粮食作物的产量又太低,所以粮食缺口非常大,过半的人口食不果腹,能保持温饱的更是不足两成。所以,要让全大明百姓丰衣足食,实在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