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选择,大乾百姓肯定选择儒家。
但是让大乾百姓在儒家和魏君中做选择,选择魏君的大乾百姓肯定会更多。
魏君帮陈百里出头,让很多人都大吃一惊。
乾帝有些坐不住了。
以他的实力,儒家洗不动他的脑。
包括先帝也是。
他们站在儒家这边,并不是因为被儒家洗脑。
而是完全出于大局考虑。
墨家已经完蛋了。
儒家却实力强大。
而且儒家也对大乾并没有二心。
既然如此,有些事情又何必深究?
真斩了儒家,对于大乾来说,岂不是自断一臂?
所以乾帝很理所当然的做出了选择。
“魏君,你不要忘了,你现在已经并不是翰林编修了。”
乾帝知道和魏君说软话没有意义,干脆也直奔主题:“朕已经将你外调出京,日后你会主政一方。至于修书撰史之事,自有其他人负责,你不必担心。”
听到乾帝这样说,魏君脸上出现一抹讥讽的笑容,而王尚书的老脸更是难看。
“陛下,朝会上最终的决议是封驳外调魏君出京的旨意,让魏君继续负责为卫国战争修书撰史。”王尚书提醒道。
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也不是乾帝想要的结果。
但是魏君在京城遭到了一次刺杀。
这件事情把很多大臣都激怒了。
政治斗争归政治斗争,若上升到人身安全问题,便等于触了大臣们的逆鳞。
而陆总管和上官星风又刻意放大了这种舆论,把魏君被刺杀的事情和魏君的官职调动联系到了一起。
最终,乾帝把魏君外调升迁的旨意被六科集体封驳,这场皇权与臣权的博弈,以臣权大获全胜而告终。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