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林的犯罪能转移警方的视线,但那时候警方的视线根本就没在张凯安身上,又何必去多此一举呢?
可在真相浮出水面后,可以看出这张凯安确实狡猾,如果不是他后面诱导蒋林犯罪,警方一直盯着赵月娥这边的关系网,说不定最后还真可能把他给摸出来。
他也正是担心这一点,才有了诱导蒋林去犯罪的举动。
当然,这也不是说蒋林就是无辜的,因为张凯安的这种诱导行为并不明显,纯粹只是起了个推泼助澜的作用。
在刚刚的审讯中,张凯安或许还有继续狡辩的余地,可他却放弃了。
之前的几次打击,已经让他彻底慌了神,越是狡辩,出的问题就越多。
这样的狡辩,有意义吗?
而且,在警方已经真正掌握了真相的时候,他就算狡辩,最终法院认定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因为所有的证据已经形成了链条,尽管这些证据链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的,但谁又能说逻辑推理就不能作为证据呢?
只要推理过程足够严瑾,那就是证据。
到中午之前,张凯安和蒋林这两位嫌疑人被送去看守所,而专案组的成员却突然有一种如在梦中之感。
这才几天?专案组再次成立才几天?
五天!
刚好一周的工作日。
一件困扰了西华市公安局五年的命案,就这样破了。
回想破案的过程,每个人心中的感受不一。
不过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念头:这案子,多亏了有慕远。
好吧,这个想法完全没毛病,要不是慕远的那副模拟画像,估计这专案组都不会再次成立,更不用说后面的侦破了。
至于后面确定侦查方向,锁定蒋林为主要侦查目标,后慕远又主动认领抓捕蒋林的工作,继而发现了藏在幕后的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