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关不上。”
书桌抽屉里有一本日记,桂好打开。
只见每一页上都有稚气字迹,往往只有一句话:我讨厌功课!
助手目瞪口呆,“甚么,苏永乐不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吗?她的口吻竟与她死对头徐宝欣一模一样。”
周桂好又翻过一页。
“我不想到英国升学,家里需要钱,母亲有病,我不想离开她,目前最重要的事是找工作赚钱养家,学业实属次要。”
周桂好再翻过几页,日记已经空白。
最后一页这样写:“已与母亲摊牌,她当初也放弃同一个奖学金,但终身后悔,所以自幼逼我进私校勤学,承继她失败的志愿,可是,我不是她,我讨厌学校,我——”
苏永乐没有写下去。
助手看了看日期,“是她死亡前三日。”
他一时忘形,坐到小小床上,忽然弹起。
床上有甚么硬物?
他顺手掀开被褥,看到一只铁锤,他立即惨叫一声,退后两步。
桂好马上说:“叫鉴证科。”
助手声音颤抖,“周督察,你确有第六灵感,这屋内情况的确危急。”
轮到英明神武的周督察发呆。
凶器一直在这里,昨日就可以发现,这全是她的疏忽。
她黯然神伤。
鉴证科人员赶到,检验凶器。
“是它了,染着血迹,我们会立刻化验。”
那一夜真长,桂好与助手到酒吧喝一杯消磨时间。
助手问:“究竟发生甚么事?”
桂好答:“两个母亲,出身遭遇背景性格完全不同,却不约而同逼求女儿考取功名。”
“徐宝欣与苏永乐都是牺牲者。”
“谁杀害苏永乐?”
“凶器已在苏永乐床上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