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从来没有与外人谈得如此的投机过。”我说。
老三问:“那么季兄是美籍的了?”
我笑:“咱们一家是联合国,我太太美籍,她在纽约出生。我是苏州人,却拿香港护照,两个孩子跟她们的外祖父入英国籍。”
老三问:“季兄没有人别国国籍?”
我傻笑,不出声。
“说来无益,我没有为国家做什么,最低限度。我得承认我的国家,我不知道这对国家有什么好处,下意识我不舍得放弃国籍。”
“季兄以什么身分长居美国?”老二似乎很有兴趣。
“我有出版社的聘书。”我说。
老三顿首。
“你们呢?”
老三小心翼翼的说:“我们四兄弟,连带少爷少奶奶,以及家父,都是中国人。”
“哦,令尊又住什么地方呢?”
“他老人家住家里。”老三笑说。
我也不以为忤。他们一家人很神秘,我感到他们对我也已经够友善,不能事事叫人坦白。
我说:“盼妮是我大女儿,明年打算进威尔斯理,她母亲是威尔斯理的毕业生。这孩子也就跟时下的纽约华侨年轻男女一样,没有一点长进,连中文杂志都不肯细阅,别说是书本了,不过对语言方面有点天才,法语与德语都学得不错。小女儿,是我心肝宝贝——”
老婆这时候探头进来说:“喂,你有完没完?”她笑,“尽把家事跟两位宋兄说个没完没了。”
“我平时也不是多话的人——”我仰头笑。
宋氏兄弟告辞后,瑞芳说:“你尽把自己的事告诉别人,等于逼别人做同等的坦白,很不公平。”
我说:“我看他们不是普通人。”
“的确是。”瑞芳说,“‘高贵’这个形容词,加在他们身上是贴切的。”
“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