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文客人道:“兄台只要在本县多待一天来日就知道了,本县父母官这位公子,不但好文才,也好人品,远近皆知。”
关山月道:“那真是好人家,好父母,出好子弟,这也是贵县那位父母官的福报,真是为贵县争了大光采了。”
斯文客人连点头:“好人家,好父母,出好子弟,本县这位好父母官的福报,兄台说得好,兄台说得好。”
不但他连点头,在座的客人都连点头,显然都听见了,也可见这位县太爷多得人心。
关山月道:“好说。”
斯文客人道:“兄台不知道,更难得的是,这位孝廉公跟他的尊翁一样,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只要有人求见,只要以文相会,不论本县人、外地人,不论什么时候,他都见。”
关山月道:“这倒真是难得,该拜见拜见,瞻仰瞻仰。”
斯文客人道:“真该,兄台绝对不虚此行,只是,兄台得不急着走才行。”
关山月道:“这是说……”
斯文客人道:“远近慕名来的人多,都排了队了,得照顺序,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
关山月道:“是么?”
斯文客人道:“兄台去看看就知道了。”
关山月道:“那更该拜见,更该瞻仰了,能见这么一位孝廉公,就是多留两天又何妨?”
斯文客人道:“担保兄台值得。”
关山月道:“阁下想必见过了。”
斯文客人道:“见过了,是荣宠,也是福缘,足慰平生了。”
还真是把那位孝廉公捧上了天了。
只是,从在座这些茶客的表情、神色看,斯文客人所言不虚。
看斯文客人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他是位文人,绝不会错。
那么,“文人相轻,自古皆然”,这句话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