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皇上正在御书房批阅一些奏摺,灯下,皇上坐在书桌后,万顺和在旁侍候,静得很。突然,门外响起一个话声:“启禀万岁爷,奴才有要事告进。”
皇上头都没抬:“叫他进来!”
万顺和向外道:“进来。”
一个年轻太监匆匆进来,在书桌前跪倒:“启禀万岁爷,李侠土有急事进宫觐见。”
皇上马上抬起了头:“人呢?”
“现在外头候旨。”
皇上转望万顺和:“万顺和,去迎!”
“喳!”
万顺和领旨,带着小太监走了,皇上也放下朱笔站了起来,走出桌后,到了桌前。桌前刚站定,一阵步履声传到,万顺和陪着李诗进来,李诗上前躬身见礼:“草民恭请圣安。”
皇上道:“你不会是心意有所改变了吧?”
李诗道:“草民已知罪重,怎么敢反覆戏弄皇上,这对肃王府也是大不敬。”
“不要紧,你特殊,要是你心意有所改变,我还愿意做这个主,肃王府方面,也自有我说话。”
“启禀皇上,草民连夜进宫,是有一桩急要大事禀奏。”
皇上看看李诗的脸色:“李侠士,什么急要大事?”
“草民有一位日月会的朋友,得知皇上巡幸五台,草民曾随行护驾,向草民打听真相无所获,乃自行赴五台打听,草民为防万一,早一步赶赴五台,跟那位朋友同时碰上了这件事……”
他把五台所遇,一一禀奏,当然,他隐瞒了该隐瞒的。
静静听毕,万顺和脱口叫出了声:“天,吴三桂,记得先皇帝宾天的时候,他曾经带兵返京,那时候朝廷硬是不让他进京……”
皇上道:“那时候我太小,懂的少,想到的也不多,鳌拜他们不准他人京,这些经验、历练丰富的老人,毕竟有他们的道理。”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