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成都。
原本刘焉执政时期将益州的州治定在了绵竹,许安考虑了以后,还是决定不沿用刘焉定下的治所,将治所移到了成都。
成都虽然经历了战火,城垣残破,住民伤亡颇重,但是成都所处的位置至关重要,战略意义比绵竹要远大的多。
而且成都的地形和地理位置也使得成都能够发展的更好。
城垣残破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在许安看来,现在的成都城多少有些小家子气了,城垣残破,那就将残破的城墙拆除掉,然后扩建成都城。
成都城的居民大多离散,那就将北地的居民迁移过来。
有着从太平道腹地进入益州的住民聚拢在成都,也使得太平道对于益州的掌控力更强了一些。
成都之战历经两月有余,如今已经是初平四年的年底,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此时的成都城大多数残破的房屋和城垣都已经被修缮,在残垣断壁之上生出不少的杂草,经历了许久战乱影响的成都城也开始渐渐回复了生机。
街头巷尾随着移民的涌入,也开始慢慢的有了生机。
大部分的益州军俘虏都被送回了家乡,只有少部分愿意留下投军的军卒被留了下来。
他们其中大部分人都的是无家可归,失去了田土的普通的民众。
许安将其安排在了成都城的附近,推行军屯,在汉魏两庭纷争日渐激烈,到处强拉壮丁,征募新兵之时,太平道如今却是连想要主动当兵都不一定招收。
除非是有什么特殊的技艺或者是极为出众,否则想要加入黄巾军中,就必须要先加入军屯的学列,通过考核晋升。
不仅是对于被俘虏的益州军如此,对于那些归附的东州兵也是如此。
所有的东州兵都被安排进了屯田的序列,他们想要加入黄巾军之中也必须要通过考核。